资料介绍
防损防盗 解决有道
中国零售业一的的商业损耗相当于一次大洪灾。如果说零售商业几年前
15%~20%的高回报率有吸引众多资金"拥挤"在一起的话,那么目前全行美元数 1%左
右的低利润率将迫使很多的企业关门或转轨,谁将生存谁被淘汰,很大程度上取决
于企业的内部管理。
对商场来讲,商品失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,而对开架售货的超市而言,商
品失窃现象不但普遍存在而且非常严重。据美国零售业防损协会调查报告:全球零
售业的年损耗约为 1400 亿美元,全美零售业的损耗超过 250 亿美元,年平均损耗率
为 1。8%。1997 年,美国店内单盗窃一项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 100 亿美元。按人民
币折算约 830 亿元。这是在大多数商店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办法或先进的防盗
手段的基础上得到的调查结果。中国零售业的年损约为 2%~5%,其中一半以上的损
耗是由于商品被盗造成的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2000 年中国零售商场直接损失 250~500
亿的失窃金额,一年损失相当于一次大洪灾。
商场盗窃案新特点
随着盗窃案件的逐年增多,盗窃案件也呈现一些新的特点:
▲顺手牵羊者增加。因为商场面积扩大,开架销售方式的推广,商场工作人员
对商品的监控能力相对削弱,由此助长了某些人的侥幸心理,"不拿白不拿"、"拿了
也没人知道"的心态导致很多顾客为贪小便宜而偷窃。
▲专业性小偷出现。专业性小偷瞄准超市、大商场的薄弱环节,大量偷窃商品,
以偷窃为谋生手段。这类小偷的作案隐蔽,偷窃商品数量大,有的还是团伙作案,
偷销一条龙作业,给商场造成的损失可能更为严重。
▲分散作案目标。很多偷窃者不再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几个商场,作案目标选
择"多元化",给整个商业企业均带来危害。
▲"非实物偷窃"出现。很多偷窃者利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舆论。由于近一段
时间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法律纠纷不断,广州一商场"以一罚十"败诉等等事件,造成
商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较为谨慎,而盗窃分子则"理直气壮",蛮不讲理。甚至故意敲
诈。 商场盗窃案的主要形式
根据盗窃犯罪的形式,大致分为三大类型:
▲团伙盗窃。专门偷窃超市内价格高、得手后易销赃的商品。作案方式是集体
配合作案,偷窃进程中各有分工,有专门从货架上拿商品,然后转移到隐蔽地方(一
般是商场的死角),再有同伙分批装在身上带出超市,交给门口等候的同伙。为避免
长时间在超市逗留给商场工作人员留下印象,他们往往做完各自的工序后离开商场,
待要拿的商品拿出超市后便马上离开到另一家超市,以类似手法继续作案。
▲惯窃。这一类的偷窃者一般单独作案,而且具有专业特性。从作案手法看,
一般用工具作案并熟悉商场的环境及商场防盗措施。这类人作案得手以后胆子越来
越大,而且经常总结作案经验,被抓住后仍不死心,吸取教训下次再来。惯窃作案,
往往选择个人用品,如服装、皮鞋、皮包等价值较高的商品。在安装电子防盗系统
的商场内,他们也会用很短的时间将防盗标签予以取下。
▲偶生贪念的顺手牵羊者。顺手牵羊者一般在购物过程中看到营业人最少时,
遇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又便于携带时,会产生贪小便宜的想法,在将商品往包里放
的同时,脑中已想好了万一被发现后的种种理由。这类人商场经常会遇到,当营业
员发现叫住他时,他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理由一古脑地讲出来。有些儿童在家长约束
力较差的情况下往往在超市内随吃随喝,造成商品的损失。
商品损失的调查分析
商场的经营者很有必要加强对盗窃犯罪的了解,找出解决办法,减少商品的失
窃。解决商品失窃问题将涉及法律、道德、社会等多个方面,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
一直困扰零售商家。
▲心理学家对盗窃犯罪原因分析。心理学家认为动机、机会、风险是构成盗窃
犯罪的三在要素。生活的困难、心理失去平衡、报复行为、寻求内心刺激、不拿白
不拿贪便宜心态等都会让人产生犯罪的"动机"。超市开架销售为大家提供了随意接触
商品的"机会",如果这时所冒"风险"又不高,便容易导致盗窃案件的发生。对商家来
说,没有可能去阻止他人产生偷窃的"动机",也不大可能减少顾客接触商品的"机会",
只有将作案时被抓的"风险"增大,才能抑制其偷窃的欲望,确保"城门不失"。电子商
品防盗系统 EAS 和闭路电视控控系统 CCTV 正是能增加盗窃犯罪时被抓住的可能性
和将作案风险提高的高科技防范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