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 > 联商网 > 图书馆 > 生死边缘线,中小医药企业如何突围
生死边缘线,中小医药企业如何突围 (doc 4页)
资料介绍
一、中医药企业现状低迷
 

  山穷水复疑无路,也许这个行业正处于巨大的变数之中,但当我们理性的对其进行剖析之后,不难从中理出点头绪,发现弱势的中小医药企业一些根本性的问题。

 

  1、产品盲目跟进、抄袭

 

  有资料显示,目前仅中国保健品仅免疫调节功能一项就达1 000多个产品,占全部总量的四分之一强。看到别家的产品好卖好,就依葫芦画瓢,妄图也想分一杯羹,结果搞了个陪了嫂子又折兵,每年都能看到一些曾经熟悉过的牌子轰然倒下。自己事先不做产品开发研究、应用研究,闭门造车的开发,急功近利的抄袭,你搞一个鹿胎养颜胶囊,我羊胎养颜胶囊,一样的功效,差不多的名称,当万千变化的市场随风一变之时,跟进者只有倒下的命运了。

 

  2、企业规模较小,品牌风险承受能力弱

 

  2004年全国保健品销售虽达400亿元,但还不到美国一家同类制药企业的销售额。能数出来的,除去同仁堂,广药集团等等几个大品牌之外,其它从事中药保健品生产与研发的企业遍地都是。由于企业规模小,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在操纵短线产品之上,造成产品研发能力的严重薄弱,产品创新周期长,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深挖掘的潜力不足,适应市场和培育市场的能力皆比较弱:同时,由于大量中小企业做产品不做品牌的作风,便得整个行业的信誉度下降,又从侧面加大了整个行业的风险性。

 

  3、科研滞后,缺乏前瞻性的投资与品牌策略

 

  2002年全国保健品的研究费用不足3亿元,仅为销售额的1%左右,相当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科研投入的0.53%。科研经费投入少,生产设备陈旧落后,生产工艺不符合现代化标准,重阻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技术创新活动:同时也阻断了品牌自身更新换代的造血功能。由此中医药中小型企业很多没有核心技术、缺乏关键资源,更加助长了短线操作的气势,直接导致短期产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。有些企业虽能迈过了”小企业”的门槛,但是核心资源和品牌优势的缺乏,又使其难以积聚为规模效益优势和专业化协作优势。

相关资料下载

同类热门资料下载

友情链接: 零售图库   营销策划   零售培训   资料下载   零售论坛   零售资讯   零售视频  

频道编辑:刘仁巧    电话:0571-87015503-826    邮箱:liurq@linkshop.com


关于联商    联系信息    会员服务    广告服务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会员注册    
联商网电话:0571-87015503    传真:0571-87015503-813    Email:webmaster@linkshop.com
浙B2-20070104 版权所有 ©2001-2013